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,其传动装置可能会出现异响,这通常是设备出现故障的信号。异响可能来源于多个部件,包括驱动滚筒、改向滚筒、托辊组、联轴器、减速机和电动机等。针对这些异响问题,需要采取一系列基础处理方法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。
一、异响原因分析及基础处理方法
1. 托辊异响
托辊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部件,负责支撑输送带并引导其运行。托辊异响通常伴有周期性的振动,主要原因包括:
无缝钢管壁厚不均匀:制造托辊时,无缝钢管的壁厚不均匀会导致托辊在旋转时产生较大的离心力,从而发出异响。 轴承孔偏差:托辊在加工过程中,轴承孔中央和外部圆的圆心出现偏差,也会导致异响。
基础处理方法:
调整托辊位置:在检修时,调整此类托辊的位置,以降低噪声。 更换托辊:对于磨损严重或制造缺陷的托辊,应及时更换。 加强维护保养:定期对托辊进行清洗和润滑,以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。
2. 联轴器异响
联轴器用于连接电动机和减速机,传递扭矩。当联轴器的两轴不同心时,会产生异常噪声,并伴有与电动机转动频率相同的振动。
基础处理方法:
调整电动机和减速机位置:及时对电动机和减速机的位置进行调整,确保两轴同心,以避免减速机输入轴的断裂。 检查联轴器状态:定期检查联轴器的磨损和松动情况,及时更换损坏的联轴器。
3. 滚筒异响
滚筒包括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,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传动部件。滚筒异响通常与轴承损坏有关。
基础处理方法:
检查轴承状态:定期对滚筒轴承进行检查,发现轴承损坏或润滑不良时,应及时更换轴承或补充润滑油。 调整轴承间隙:确保轴承间隙适中,避免间隙过大或过小导致的异响。 加强密封:确保轴承端盖密封严密,防止杂物进入轴承内部。
4. 减速机异响
减速机用于降低电动机的转速并增加扭矩。减速机异响可能与地脚螺丝松动、齿轮磨损、缺油等多种因素有关。
基础处理方法:
检查地脚螺丝:确保地脚螺丝紧固,避免松动导致的振动和异响。 检查齿轮状态:定期检查齿轮的磨损情况,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齿轮。 补充润滑油:确保减速机内部油量充足,避免缺油导致的异响和磨损。 调整对轮中心:确保对轮中心正,避免对轮螺钉松动导致的异响。 5. 电动机异响
电动机是带式输送机的动力源。电动机异响可能与负荷过大、电压低、轴承故障等多种因素有关。
基础处理方法:
减少负荷:合理调整输送机的负荷,避免超负荷运行。 检查电压:确保电动机运行电压稳定,避免电压低或两相运行导致的异响。 检查轴承状态:定期检查电动机轴承的磨损情况,及时更换损坏的轴承。 停机检查:发现电动机异响时,应立即停机检查,排除故障后再启动。
二、预防异响的措施
除了对已经出现异响的传动装置进行针对性处理外,还应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异响的发生:
1. 加强设备巡检
定期对带式输送机进行巡检,重点关注传动装置的关键部件,如托辊、滚筒、联轴器、减速机和电动机等。巡检时应仔细听辨异响,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故障。
2. 提高维护保养水平
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,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洗、润滑和紧固等操作。同时,提高维护保养人员的技能水平,确保维护保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。维护保养人员应熟悉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,能够准确判断故障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。
3. 合理选型与配置
在选用带式输送机时,应根据生产需求和工作环境进行合理选型和配置。选用质量可靠、性能稳定的设备,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同时,考虑设备的维护和更换方便性,降低维护成本。
4. 加强人员培训
对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,提高他们的设备操作和维护技能。培训内容应包括设备的结构、工作原理、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等。通过培训,使操作人员能够正确操作设备,避免误操作导致的故障;使维护人员能够准确判断故障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。
5. 建立故障预警机制
利用现代监测技术,如振动监测、温度监测等,对带式输送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。当设备出现故障预兆时,及时发出预警信号,以便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采取预防措施,避免故障的发生。